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shàng xià chàng suí
wài shòu xùn fèng
zhū shú yōu ér
kǒng 怀huái xiōng tóng lián zhī
jiāo yǒu tóu fēn qiē zhēn guī

译文

【分段注释】

上和下睦:上下和睦,一家相处和和美美。

夫唱妇随:丈夫说什么,妻子做什么,指夫妇相处融洽。《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外受傅训:出外接受师傅的教诲。《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傅,束发而就大学。”

入奉母仪:在家遵奉母亲的仪范。《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

诸姑伯叔:指姑母、伯父、叔父。《诗经·邶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犹子比儿:都是侄子的意思。《幼学琼林·叔侄》:“曰犹子曰比儿,俱侄儿之称。”

孔怀:非常关怀。孔:很,过甚。怀:思念,想念。《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后世多用“孔怀”代指兄弟。

同气连枝:指一母所生之同胞。《吕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也。”

交友:交结朋友。投分:志趣相投。切磨:互相切磋砥砺。箴规:劝诫规谏。

【翻译】

长辈和晚辈(一说指尊贵者和卑贱者)要和睦相处,丈夫倡导的,妻子一定要附和跟从。

在外接受老师的训导,回家敬受母亲的仪范。

对待姑姑、伯伯、叔叔,做侄子的一样要恭敬孝顺,就像是他们的亲生儿子一般。

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因为血脉相连,同根连枝。

结交朋友应当志趣相投,在学习上能相互切磋琢磨,一起探讨研习。

【解读】

对中国人来说,关系和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所涉及的范畴囊括了人们社会交际的方方面面:长幼尊卑要有礼有序,夫妻之间要有进有退,亲友之间要有敬有爱。

就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来看,一个社会如果能够保证社会各成员之间关系和睦,社会就会保持相对的和谐,反之则会动荡不安。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社会各成员间关系的和睦呢?我们不妨效法古人。

汉文帝,名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其母为薄姬。刘恒还是代王时,薄姬就随他前往封地代地,薄姬精心抚育刘恒,注重他智慧和品德的培养,而刘恒对母亲更是极尽孝道。刘恒即帝位后,依旧时刻谨记母亲的教导,而且他没有因为政事的忙碌而疏忽对母亲的照顾,他侍奉母亲从不懈怠。薄太后常年生病,一病就是三年,刘恒常常衣不解带、目不交睫地照顾母亲,亲自伺候母亲服食汤药,每每熬好汤药后,他都亲口尝过,然后才给母亲喂食。他在位期间也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

五代十国时的吴越王钱镠,与他的妻子戴氏遵循着最理想的夫妻之道。据说每年寒食节,戴氏都要回娘家省亲。有一年,春去夏至,钱镠眼见陌上花已经开遍,却不见夫人归来,心中非常想念,就写了一张信笺,让人带与戴氏。戴氏打开信,发现信中只写了一句话:“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她一读完就流下了泪水,心知丈夫的思念,于是片刻都没有耽搁,马上启程回家,与丈夫团聚。

西楚霸王项羽,与他的叔叔项梁在历史上以良好的叔侄关系而闻名。项羽和叔叔项梁都是楚国贵族后裔,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代。项燕在对秦作战时战死沙场。国破家亡,项梁便带着侄儿项羽亡命天涯。项梁对项羽有养育和教导之恩,他不仅对项羽悉心教导,让其读书识字,修炼剑法,还尊重项羽的意愿,引导其学习“万人敌”的兵法。而项羽对项梁极为尊敬和信服,当项梁决定于秦末的乱世中乘势崛起时,作为侄儿的项羽誓死追随,全力奋战。当项梁战死后,项羽接过义军大旗,继承项梁遗志,最终灭亡了秦王朝。项羽对叔叔项梁就做到了恭敬顺从,好似自己是项梁的亲生儿子一般。

宋代文学家苏轼,与他同为文学家的弟弟苏辙让后人见识了真正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苏轼年长,性格外放,他常常赋诗作词,一抒他兄弟二人的感情,并叮嘱家人,待他死后,墓志铭一定要让弟弟苏辙撰写。苏辙作为弟弟,对兄长极为敬重,他曾对父亲苏洵说,哥哥于他,生活上照拂,学习上提点,他对此非常感激。1057年,他们兄弟二人在进京赶考的路上约定,一旦中第做了官,就早点告老还乡,一起过隐居的生活。结果,苏氏兄弟一举中第,从此踏上仕途,此后身不由己,常常天各一方。后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下狱,危在旦夕,在狱中,他写下“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的绝笔诗,感叹自己不能履行与弟弟一起退隐的誓言了。苏辙看到了这句诗,悲痛欲绝,他冒死四处奔走,为哥哥求情,也因此受牵连被贬谪。这次事件虽险,但幸好兄弟两人都安然无恙,只是遭到了降职处分。

先秦时代的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在中国历史上谱写出了一段“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伯牙弹曲,子期便听出“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其所言所讲皆为伯牙心中所想,伯牙因此将子期视为唯一的知己。不幸的是,子期离世了,伯牙痛心疾首,哀叹从此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够读懂他的琴音了,之后挑断了琴弦,摔断了古琴。

正如历史所记,古时有很多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兄友弟恭、亲友相惜的故事,这些故事为后人树立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标尺,让人在感慨之余,亦将故事中的人当做了学习的榜样。

宗法制自中国夏代开始创制,历经夏、商两代的不断完善,到西周时期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系统。这项制度是父系家长制的进一步演化,反映了父系世系中各家庭成员血缘关系的远近。创制宗法制的目的是将宗族组织管理与分配国家权力这两项职能合二为一,从而开创一个“家国同构”的时代。以西周为例,周天子由嫡长子代代相传,是家族中的“大宗”,是国家的君王;天子的其他兄弟只能被封为诸侯,是“小宗”,是天子的臣属。在各诸侯国内部,历代诸侯也是由嫡长子代代相传,是“大宗”,是诸侯国的君主;每一代诸侯的其他兄弟只能被封为卿大夫,是诸侯国的臣属。以此类推,再往下分级就是士、平民、奴隶。在今天看来,宗法制过于强调家庭本位,以亲疏远近划分人的高低贵贱,人为地造成了一种不平等,约束了家庭中个体成员的自由发展,是不可取的。

©大醍醐网 沪ICP备2024079225号 反 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