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
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
此中积龙象,独许濬公殊。
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
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
敬亭山白云苍苍,秀色绵绵连接苍梧。
山影倒映在山下的双溪水中,如天落在镜湖。
此山中聚集了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濬公你独占鳌头。
江左地区传遍你的风雅逸韵,文章震动东南海隅。
观心明如水中月,似有似无,解悟而得菩提大道。
今日算是遇到东晋高僧支遁公了,高谈阔论非有非无。
此诗以描写宣州美景开篇。白云缭绕的敬亭山,青翠秀美,连绵不断,一直连到苍梧山。澄明清冽的双溪,倒影着敬亭山美丽的景色,蓝天白云也落收其中。山中聚集着好多佛门龙象,而仲濬公是最出色的。他风度翩翩,气韵不凡,文章高妙,倾动江南。而禅修也极其不凡。
“观心”是修行的关键,《十界二门》云:“一代教门,皆以观心为要。”“水月”是大乘常用的譬喻。此处指观察自心,如同水月,非有非无,了不可得而明有妙用。“解领得明珠”巧用“衣里明珠”喻,表明禅师已解下烦恼外衣,得到了自性明珠。这颗明珠个个都有,人人本具,只要转身解衣,立刻获得,从此就大受用,不被贫苦困。这是对仲濬公禅悟境界的赞扬。
最后一联,将仲濬公比作名僧支遁,并通过记述二人高谈,进一步阐明见解。“高谈出有无”表明二人已领悟佛法中有关“有”“无”的妙义,不在执着。全诗由景到人,说理明晰。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树;而听讼斯在,即周邵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毛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那堪 一作:不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