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宣城:今安徽宣城。谢朓北楼: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2)两水:指绕宣城而流的宛溪、句溪二水。
(3)双桥:指宛溪上的上、下两桥,上桥名凤凰桥,下桥名济川桥。
宣城位于皖东南,周边毗邻天目山、黄山、九华山等胜景,境内风景优美,足以令人流连。南齐时谢朓任太守,诗人本色,不废吟啸,荟其诗作而名曰《谢宣城集》,宣城因此又被人呼为谢公城、小谢城(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与谢朓并称为大谢和小谢)。后之文士多慕名来游,低回咏叹,时多佳构,诗因地作,地以诗闻,遂博得“宣城自古诗人地”之誉,益使山水增色。
时序在盛唐,一个容易引发诗思的秋日黄昏;地点是诗人谢朓所建的宣城北楼(亦称谢公楼,唐时改为叠嶂楼);前来“行客拜坐客”的登楼者是“一生低首谢宣城”(清王士祯《论诗绝句》)的诗人李白,一个浪漫的多情种子。斯时斯地斯人三者遇合,灵感激活,于是发而为诗,这实在是很自然的事。
因为是居高临下游目骋怀,所以首联先从远处写起:晴空明净,远山如黛,秋日余晖下的景物更显得美妙如画,这本身就与谢朓的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意境相仿佛。李白曾激赏此联,道是“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当然,仅以谢、李的这两联相比,谢联比“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视野更寥廓,景物更鲜明,意境也更博大,像是摇镜头拍下的散点透视的山水长卷,李联则像是摄影机视点固定的聚焦照,还没有完全展开。
果然,颔联一出,镜头视角变化,景物就明晰鲜活起来:宣城有宛溪、句溪,是为“两水”(所以起句泛称“江城”);溪上有凤凰桥、济川桥,是为“双桥”;秋水澄澈无波、拱桥弧度优美,以“明镜”和“彩虹”作比喻,似信手拈来,最为传神。两水绕城,所以用“夹”;双桥跨越似飞虹从天而降,所以用“落”,两个有动感的字使水和桥被赋予了灵性。清代戊戌变法死难的“六君子”之一刘光第,题峨眉山清音阁牛心亭联“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状其地形势颇精到,其上联亦似从李白此句中化出。
颈联仍写景,而气氛转为萧索。毕竟已是秋天,更兼日暮,这里那里有人家在晚炊,轻烟在橘树和柚树丛中寂寞地冉冉升起,平添了寒意,而梧桐叶为“秋色”所染,其黄而陨。形容词“寒”和“老”作动词用以状秋肃,准确精妙不可移易!诗人写此,实际上反映出在长安饱受排挤的内心抑郁,诚如赵熙所作川剧《情探》的名句:“心事却如秋。”于是尾联自然一转,以在秋风中自问作结。名曰“谁念”,也许最在乎的是自己心仪并引为同调的谢朓不知道我在怀念他,有不恨我不见古人,更恨古人不见我之憾。至此,全诗的情景交融达到了极致。
李白是写景和寓情于景的高手。此诗同他的其他一些诗(例如《送友人入蜀》《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在结构上颇有共同之处:前面写景都是“空镜头”,结束处点出人事或揭示主题,有时也仅仅是有一点人物的影子进入,这就够了。所以,李白的这类结构的诗即使要浇块垒、要载道,也不必要明确说出,首要的是意境优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换句话说,即使读者对其写作的“本事”和背景不甚了解,也无碍于对其意境美的欣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树;而听讼斯在,即周邵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毛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那堪 一作:不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